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:
2019-04-10 来源:致煊恩施房产网 浏览:2486
致煊恩施房产讯(文/李梵霖)4月10日,恩施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《施州古城复兴及旅游规划》进行了公示。《规划》于2018年2月6日通过了专家评审,于2018年8月2日通过了市场文化专项评审,于2019年1月4日经州城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2019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原则通过,拟进入下一步程序。规划公示时间为2019年4月10日至5月10日。
《施州古城复兴及旅游规划》公示简介
研究范围:研究范围为恩施市中心城区,研究重点在于与施州古城区紧密联系的州高新区、舞阳坝片区、小渡船片区等区域。
规划范围:规划范围为施州古城区。其四至范围为:东至清江,南至209国道,北侧及西侧以叶挺路为界,规划面积约1 .62平方公里。其中核心区0.62平方公里。
设计愿景:本规划将清江、施州古城作为恩施名片打造,凸显“一江一古城”的恩施特色。按照“修其形,还其魂”的总要求,再现施州古城辉煌,将其打造为恩施继恩施大峡谷、土司城、女儿城后的第四张名片,还原一个近山亲水的明清古城,打造宜居、宜游、宜旅的4A级旅游景区。
规划功能结构:规划基地内空间结构为“一轴两环三区多点”。
一轴——指从北至南沿解放路和叶挺路打造片区发展实轴。
两环——指沿清江、高井河和内部山体围合老城形成生态绿环,城中心古城墙形成内部历史文化环。
三区——指北部以山为特色,结合摩天岭打造历史文化公园区,中部以城为特色,结合古城打造历史风貌区,南部以水为特色,结合南门湿地公园打造旅游接待功能区。
多点——指三个片区内打造的多个旅游景点,北部以“挂榜岩、问月亭”为核心景点;中部以“和平街、西后街、县委旧址”为核心景点,南部以“城乡街、武圣宫、南门湿地公园”为核心景点。
古城复兴内容
施州古城复兴主要分为三个复兴片区:
南部历史文化公园区以南门湿地公园、城乡街片区的为主要复兴内容;中部古城核心区以市委主轴线、和平街、西后街片区为主要复兴内容。
北部历史文化公园区以挂榜岩历史文化公园、胜利街片区、北门东门城墙片区为主要复兴内容。对基地内保留的建筑实行“改头换面”的整治手法。
改头一一即在临街钢筋混凝土建筑上一律加盖旧式青瓦白檐坡屋顶。
换面——即将临街建筑外立面一律换成镶板门、棱格窗、白粉墙或油性木纹面,商铺挂繁体字的字号招牌,点缀传统图案,张贴对联门神。
基地北侧规划挂榜岩历史文化公园,南侧规划南门湿地公园,形成施州古城两个复兴引爆点,通过市委主轴线和城乡街历史文化街区的设计,将南北两大公园串联起来,形成基地南北向发展轴线。规划修复城墙,沿城墙形成内部历史文化环,通过用地整合,将清江、高井河和内部山体衔接起来,围合老城形成生态绿环。
北门——拱辰门
规划移址建设北门,在解放路向北衍生道路与城墙原址交界处建设北门,并在恩施艺术学校校址上规划建设北门广场,作为施州古城未来新地标。
东门——迎恩门
规划原址建设东门,城楼形制以南门为依据,同时考虑未来古城东西向交通需求,将单拱城门改为双拱城门。
城乡街街景整治效果图
古城核心区效果图
功能结构规划
规划基地内空间结构为“一轴两环三区多点”
一轴一一从北至南沿解放路和叶挺路打造片区发展实轴。
两环——沿清江、高井河和内部山体围合老城形成生态绿环,城中心古城墙形成内部历史文化环。
三区一一北部以山为特色,结合摩天岭打造历史文化公园区,中部以城为特色,结合古城打造历史风貌区,南部以水为特色,结合南门湿地公园打造旅游接待功能区。
多点一一三个片区内打造的多个旅游景点,北部以“挂榜岩、问月亭”为核心景点;中部以“和平街、西后街、县委旧址”为核心景点,南部以“城乡街、武圣宫、南门湿地公园”为核心。
道路交通体系规划——对外交通
在古城外围设置5个大型停车场,使旅游车辆尽量停到外围,节假日实行交通管制,保障古城交通顺畅。
衔接城市路网,规划“一横一纵,一环串联,街巷衔接”的路网格局。
一横一一人民路-中山路形成的古城东西向交通干道,将现状道路红线宽度拓宽至22m,尽量保障人民路南侧建筑不拆除,利用北侧用地棚改机遇,拓宽道路。
一纵一一打通解放路从人民路至挂榜岩公园入口通道,形成贯穿古城的南北向交通干道。
一环——解放路、叶挺路、滨河路、清江西路、航空大道、舞阳大道围合形成核心区旅游交通环路。
道路交通体系规划——对内交通
疏通毛细血管,局部地区打通微循环,复原古城六街十巷的街巷格局,沿江道路根据地势.上移,形成窄马路,小街区的交通格局,增加停车场满足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的需求。
外来车辆(旅游车、自驾车)
——在古城外围5个停车场停靠,并换乘景区电瓶车进入古城游览。
景区特色交通(景区电瓶车、观光脚踏车、黄包车)
——打造两条电瓶车交通线路,串联古城内各个景点。
一一建设5个景区电瓶车换乘点,12个电瓶车停靠点。
步行交通
由道路人行道、古城街巷(六街十巷)、城墙、登山步道组成:
六街——胜利街、和平街、西后街、城乡街、四维街、公园街;
十巷——学田巷、六角巷、沙井巷、三义宫巷、薛家巷、林家巷、井湾巷、张家巷、朱家巷、柿子坝巷。
慢行步道体系规划
慢行系统根据片区功能特点共组织5种特色慢行线:
悠闲街巷慢行线——畅游古城慢行线——环城风情慢行线——滨江休闲慢行线——绿色郊野慢行线。
在古城打造连续舒适、特色多元、环境优美慢行线路。
城墙修复规划
城墙原址修复,城墙总长共计2920m,其中可见城墙约1960m,不可见城墙遗址约960m。修缮南门(朝阳门)城楼,复原北门(拱辰门)、东门(迎恩门)、西门(金华门)三座城楼,近期复建北门与东门,并对北门、东门城楼及其周边环境进行重点设计;还原一个近山亲水的明清风格古城。
旅游体系规划
打造三条旅游线路——城墙揽胜游+文化体验游+山水观光游
城墙揽胜游——沿利用城楼及城墙周边景观,沿城墙布置九大景点。
文化体验游一一包括土苗文化、红色文化、抗战文化、演艺节目、手工艺品加工等非物质文化。
山水观光游——主要包括古城清江游线、丹霞地貌、南门湿地公园和挂榜岩历史文化公园两大主题公园。
从这份规划中可以看出,恩施州政府对发展地方旅游决心之强烈,种种规划可以发现在多个领域都着前瞻性的考量,相信施州古城复兴计划完全达成以后,定然能大大提升咱们恩施在同等旅游城市中的竞争力!